作者:迈迪品牌咨询公司品牌顾问 小迪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在持续投入,增长却越来越吃力。就像农民施肥,起初庄稼长势喜人,后来加再多肥料也难见成效。这背后其实是"边际效益递减"在作祟——当投入超过合理临界点,新增收益反而下降。咨询公司结合企业常见问题,梳理出易懂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显现:从两头吃力到全局失焦
老业务越来越累
某家电企业发现:主打产品线每年要多花2000万广告费,才能维持3%的销量增长。就像反复烧开水,燃料加倍却难再升温。 新业务总不见效
该企业尝试开拓智能家居市场,3年投入1.5亿,但单品年销始终徘徊在3000万。如同播种新田,秧苗长势总不如预期。 团队陷入迷茫
"该继续加码老产品?还是全力赌新品?""产品卖点总说不清楚""方案执行一半就没了下文"…这些问题像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
二、问题根源:效益失衡引发战略漂移
资源分散的恶性循环
老产品靠"输血"维持,新产品需"喂奶"成长,两头拉扯导致资金、人力、渠道资源过度稀释。就像同时烧十壶水,每壶都难烧开。
决策依据的缺失
缺乏科学的评估工具,导致:看不清哪些用户真正需要老产品升级
摸不准新产品该主打哪个使用场景
算不明投入多少资源能见效
执行动作的变形
某食品企业的教训:去年重点推的10个新品,7个因生产部门跟不上节奏夭折,3个因渠道铺货不到位草草收场。
三、破解之道:三步回归良性增长
第一步:筛选核心战场
老产品做减法
用"三问"筛选保留项:是否还有未满足的核心用户需求?
是否占据细分市场前3?
毛利率是否高于25%?
某建材企业据此砍掉12个老产品,集中服务装修公司客户,利润率反升8%。 新产品做聚焦
用"试金三标准"选择赛道:用户需求明确(能说清使用场景)
企业优势匹配(技术/供应链能支撑)
市场空间充足(容量够养活团队)
某母婴品牌聚焦"过敏宝宝护理"场景,3款单品做到细分市场第一。第二步:优化资源配置
老产品精准滴灌
某调味品企业的做法:锁定30-45岁家庭主妇
在社区超市做"满赠菜谱"活动
给核心经销商加2%返点
仅用老产品30%的资源投入,实现5%自然增长。 新产品压强突破
某小家电品牌的经验:选定"独居青年早餐场景"
集中80%研发资源做便携料理机
在社交平台做100场场景直播
单品半年破亿,边际效益是普通新品的3倍。第三步:建立执行闭环
定看得懂的目标
把"做智能家居第一"转化为:6个月上线3款场景套装
合作100家体验门店
用户复购率>40%
做可追踪的动作
某服装品牌的执行表:
| 阶段 | 动作 | 完成标志 |
|------|--------------------|-------------------|
| 1月 | 测试3个产品概念 | 选出1个高意向方案 |
| 2月 | 开发样品 | 通过用户盲测 |
| 3月 | 选定50家试点门店 | 完成店员培训 |
设检查节点
在关键节点问三个问题:资源投入是否聚焦?
用户反馈是否达标?
执行动作是否到位?
结语:回归经营的本质
增长遇困时,不妨回归基本逻辑:
看清谁真正需要你 (用户筛选)
想透你能做好什么 (能力匹配)
集中火力做到极致 (资源聚焦)
就像烧开水,与其十壶同烧,不如先烧开一壶再续下一壶。用好现有资源,服务好核心用户,做好擅长产品,增长自然会回到良性轨道。
关于迈迪品牌咨询公司:
上海迈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3位宝洁品牌经理创业成立,是在中国普及现代品牌管理的先行者。迈迪品牌咨询公司致力于用先进科学的品牌建设、管理方法,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管理、传播能力,让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配得上中国企业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