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迈迪品牌咨询公司品牌顾问 小迪
调味品行业的冰与火之歌——品牌管理决定生死
如果调味品行业有朋友圈,那画风一定是这样的:海天酱油晒着“年销百亿”的九宫格,老干妈默默发一张“国民女神”表情包,而某个不知名品牌正疯狂私信网红求带货——“亲,能免费寄样品吗?”
没错,这就是中国调味品江湖的真实写照:一边是万亿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行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年均增速8%+)的泼天富贵,另一边是无数企业陷在“跟风死、不跟风等死”的魔幻循环里。但别急着吃瓜,今天咱们要聊的,是这场狂欢背后,品牌定位如何成了决定生死的“调味密码”。
一、调味品行业的四大“暴富”机会:韭菜的狂欢,还是品牌的盛宴?
1. 规模大到离谱,增长快到飞起
中国人一年吃掉多少调味品?答案足够让马斯克沉默——相当于填满2000个水立方!更刺激的是,这个市场还在以每年8%的速度膨胀(艾瑞咨询数据)。为啥?因为连00后都开始研究“如何用蚝油伪造米其林摆盘”了,消费场景从厨房蔓延到露营、办公室,甚至直播间。
品牌定位启示:这么大的蛋糕,品牌定位却还在玩“土味营销”?建议学学李锦记,人家直接把“健康0添加”打成消费心智,年增长15%不香吗?
2. 竞争格局分散到离谱:CR5不到20%
对比白酒行业(CR5超40%),调味品市场简直像一盘散沙。海天市占率7%(2023年数据),剩下93%的市场被无数小品牌瓜分。这意味着什么?品牌定位稍微用点力,就能从“地方小透明”变成“区域扛把子”。比如四川的吉香居,靠一瓶泡菜年入10亿,靠的就是“暴打老坛酸菜”的品牌差异化。
3. 细分赛道遍地黄金:连“韭菜花酱”都能IPO?
当巨头们还在酱油醋里内卷,小众赛道早已闷声发大财。松茸调味料(如品牌定位案例“松鲜鲜”)、钵钵鸡调料(如品牌定位标杆“川娃子”)、低卡沙拉汁……这些赛道小到巨头看不上,却养活了无数年销过亿的新品牌。
4. 消费趋势比川剧变脸还快
Z世代要“0脂0卡”,银发族要“养生保健”,懒人经济催生复合调味料爆发(2023年增速18%)。品牌定位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趋势抛在身后——比如某老字号曾因拒绝推出“一人食”小包装,直接被年轻人踢出购物车。
二、调味品企业的三大“作死”隐忧:跟风,摆烂,还是作妖?
1. 跟风模仿:从“网红爆款”到“网红祭品”
看到火锅底料火,就扎堆做火锅底料;看到0添加火,就集体换包装。结果呢?价格战打成狗,利润薄如纸。品牌定位警告:跟风者终成“韭菜”,比如某品牌模仿元气森林推“0糖酱油”,却因技术不过关被骂上热搜,直接社死。
2. 战略输出全靠“拍脑袋”
某企业曾豪言“三年做到行业前三”,结果连消费者调研都没做,直接照搬海底捞模式。结果呢?火锅店倒闭潮一来,库存积压到能绕地球三圈。品牌定位铁律:战略不是PPT,得用数据“腌入味”!
3. 落地体系形同虚设
更可怕的是,很多企业连“如何执行”都没想清楚。比如某网红品牌靠直播爆火,但供应链跟不上,退货率高达40%。品牌定位真相:没有组织力支撑的战略,都是“空中楼阁”。
三、终极解药:品牌定位,从“增长焦虑”到“可持续暴富”
调味品企业的问题,说到底就一句话:不会搞品牌定位!
科学增长模式=消费者研究×增长要素规划×可监测可复制。
•消费者研究:别只盯着大妈抢鸡蛋,得研究年轻人“既要又要还要”的变态需求(比如“低卡但好吃”)。
•增长要素规划:产品、渠道、营销得像火锅底料一样“配方科学”,比如海天用“经销商数字化”把终端铺到村口小卖部。
•可监测可复制:别学某些品牌靠“老板朋友圈”卖货,得用数据中台把增长模式“工业化”。
所以,调味品江湖的终极真相是:品牌定位用得好,韭菜也能变镰刀;品牌定位搞不好,巨头也能变韭菜。
关于迈迪品牌咨询公司:
上海迈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3位宝洁品牌经理创业成立,是在中国普及现代品牌管理的先行者。迈迪品牌咨询公司致力于用先进科学的品牌建设、管理方法,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管理、传播能力,让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配得上中国企业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