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今天,“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衡量企业卓越与否的核心标尺。它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宏观要求,更是企业立足长远、赢得未来的根本路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持续培育、强化并迭代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的深度认可与持久生命力。本文通过三个代表性企业案例,剖析其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逻辑。
案例一:美的集团——以科技自立构筑硬核壁垒
作为全球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实现从规模领先到价值领先的高质量转型,核心在于对“科技领先”战略的坚定贯彻与持续投入。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压力,美的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锚点置于底层技术突破上。其显著标志是近五年持续保持年均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强度(约占年营收3.5%-4%),并将“数智驱动”明确写入核心战略。
美的在关键核心技术如电机(威灵品牌)、芯片(美垦半导体)、压缩机(美芝品牌)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并成功构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美擎”。该平台不仅赋能自身数百家工厂实现柔性制造、提质增效,更向外部企业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形成了服务型制造的新增长极。美的的发展证明,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扎深于自主创新能力,是打造企业难以复制的高质量成长引擎的核心之道。
案例二:格力电器——原创精神驱动精益内核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烙印。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将核心竞争力精准聚焦于“原创性研发”与“极限品质”的双维耦合。追求高质量发展,格力选择了看似艰难却壁垒深厚的道路——极度重视基础研发和关键核心部件(如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的深耕。
最典型案例是其对空调核心部件压缩机的持续精进投入。格力不仅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封锁,其双级变频压缩机等创新成果,在极端工况性能和能效比上实现全球领先,直接支撑了格力产品在耐用性、稳定性上的极致口碑。这种将高质量发展内化为“技术原创+品质偏执”的文化特质,构成了格力穿越市场波动、保持高质量盈利韧性的核心密钥。
案例三:比亚迪——垂直整合铸就生态韧性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比亚迪实现爆发式高质量成长的秘诀,在于其数十年如一日打造的“垂直整合”超级战略生态体系。比亚迪深谙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掌握产业核心命脉。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路径极具独特性:从电池(弗迪电池)、电机、电控,到车规级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再到智能驾驶算法、大型压铸模具,实现关键技术与部件的自主布局。
这种布局在疫情后供应链剧烈动荡时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韧性价值。比亚迪验证了:在高度复杂、技术密集的产业中,以高质量目标牵引,通过战略定力打造深度的垂直整合能力,形成自我进化的生态闭环,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性核心竞争力。
结论: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从美的的科技至上、格力的原创品质、到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三大标杆殊途同归,都在实践一个根本命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绝非无本之木,其生命线牢牢系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有效培育。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企业:
洞悉内核:明确关乎自身高质量生存的根本壁垒方向。
战略聚焦:长期、坚定地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攻坚或关键能力塑造。
动态迭代:使核心竞争力随市场、技术演进而持续升级、扩张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破壁器”,它是企业获取高质量利润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赋予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穿越周期的定力与信心。培育和夯实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与核心密码。唯有根植核心能力的不断精进与生长,企业才能抵达真正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彼岸。 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最终要靠一个个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共同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