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适应经济新常态、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其核心在于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重组与优化配置,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技术、资本、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能否打破行业壁垒自由流动、精准匹配,将直接决定全行业能否成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技术升级是产业优化中要素重组的基石。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需要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驱动产业升级。华为持续大比例投入研发,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技术高地,为国内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同时,格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整合研发、生产、供应链数据资源,通过对技术要素的系统重组,实现了降本增效与产品创新,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内涵。中兴通讯在5G基站研发中重组高端芯片设计与软件人才团队,正是通过对人才这一核心要素的主动优化配置,支撑产业在尖端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资本要素的高效重组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升级需求。资本必须跳出单纯规模扩张模式,转而投向创新研发、绿色生产、数字化转型等关键环节,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能。宁德时代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布局下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与海外生产基地,以资本为纽带重组技术创新链,确保其在新能源产业链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领先地位。腾讯持续投资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与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于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关键资金要素。
人才是支撑要素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度推进,呼唤知识结构更新与协同机制的革新。传统行业需大力引入新技术与新思维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新型产业则需要具备跨界整合能力与战略视野的领军者。伊利集团构建覆盖“牧草种植-科学养殖-智慧工厂”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重组,保障了乳制品全链路的高质量发展。比亚迪积极引进电池、电子、汽车领域的全球顶尖工程师,其技术人才的系统性重组成为企业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成功转型、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和顶级薪酬结构重组高端研发要素,持续释放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潜能。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场深刻而持续的变革实践,必须以更开放的市场机制激活要素活力,借助技术的裂变、资本的引导与人才的创造性转化,推动要素从低效区域和传统模式流向高效率环节与新经济形态。只有通过系统性、多层次的要素重组,才能激发创新动力,提升产业链韧性与效能,从而为中国经济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标准的高质量发展铺就坚实的支撑路径,确保制造业的全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业的高品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未来的经济进步必将是要素重组深度赋能下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