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标准体系建设策略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09-25T01:56:26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构建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已成为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格力电器通过创新标准建设模式,将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技术规范、管理流程和产业生态,为各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这一实践证明,以标准为纽带推动的全要素协同,是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的关键支撑。

一、政策协同:筑牢高质量发展制度根基
高质量发展要求标准体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格力电器主导制定《绿色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23项国家标准,将节能指标提升30%作为强制要求。通过参与《重点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设计,企业推动空调能效标准提升两个等级,年减少碳排放达86万吨。这种政策导向型标准建设,使企业研发方向与国家"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高度契合,为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刚性约束。

二、技术创新: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在绿色技术领域,格力电器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50亿元,建成7个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其开发的光伏直驱技术标准体系,实现空调产品"零电费"运行,相关标准被IEC TC82委员会采纳为国际规范。通过建立"创新-标准-产业"联动机制,企业将磁悬浮轴承、R290环保制冷剂等28项技术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带动压缩机行业能效提升40%,直接验证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三、模式重构: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格力电器首创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标准",覆盖产品设计、制造、回收各环节。在武汉产业园,企业通过实施《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标准,使资源回收利用率达95%,年减少固废排放12万吨。这种闭环式标准体系打破传统线性发展模式,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准则》推动2000家供应商达标,证明标准创新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构能力。

四、标准引领:塑造高质量发展话语体系
作为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格力电器主导制定《转子式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18项国际标准。其建立的"产品环境声明验证体系",为行业提供碳足迹核算第三方认证服务,年出具报告超5000份。这种标准输出能力不仅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更通过规则制定权巩固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话语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构建国际对接通道。

五、数字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
格力电器构建的"零碳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能耗在线监测、碳资产管理系统等模块。平台依据《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开发算法模型,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减排解决方案,接入企业达8.7万家,实现平均节能18%、减排22%的成效。这种数字化标准服务模式,通过共享经济推动全行业能效升级,彰显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面对转型中的技术壁垒与成本压力,格力电器联合高校建立绿色标准研究院,通过"产学研用"机制攻克关键技术标准;与金融机构创设"碳效贷",将标准达标情况作为融资核心指标。这些创新实践证明,系统性的标准解决方案是突破转型障碍的关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展望未来,全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数字技术与标准规范的深度融合,二是产业链协同标准机制常态化,三是碳金融与标准认证的创新联动。格力电器的实践表明,只有构建起覆盖全链条、对接国际规则的标准体系,才能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当更多企业加入这场标准革命,中国制造业必将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