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治理深化与可持续发展共识强化的背景下,加速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应对环境挑战的必然要求,更是塑造未来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确立清晰、科学、具约束力的长期绿色发展目标,已成为引领中国制造业系统性重构、实现深层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这种目标驱动下的转型规划,将绿色基因深度融入制造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为全面塑造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创新驱动、安全韧性的产业新格局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依赖与价值引领。
高质量发展所追求的“质效双升”,与长期绿色发展目标内涵高度契合。长期绿色发展目标绝非孤立的环境指标,其本质上是一套旨在驱动制造业彻底摆脱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增长路径,转而拥抱效率变革、动能转换、生态重构的高质量发展整体方案。它如同一张覆盖未来数十年的战略性导航图,凝聚国家意志、统筹市场力量、引导创新方向、明确评价标尺,是确保制造业绿色转型步伐坚定、资源聚焦、协同有力的战略纲领。
全球领先制造企业已深刻认识到设定长期绿色发展目标对于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价值:
中国船舶:锚定航运零碳未来蓝图
作为世界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发布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路线图。其明确设定了包括绿色船舶设计制造占比大幅提升、岸电应用覆盖率、大型船厂单位产值能耗强度下降等关键长期目标。这些目标深度融入其研发规划(如甲醇燃料/氢能动力系统攻坚)、制造流程优化及绿色供应链重塑,驱动资源配置向前沿绿色技术倾斜,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统领下的整体转型布局,是其追求未来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链引领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承诺。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全链低碳布局
徐工集团在“双碳”战略指引下,设定了涵盖产品、制造、供应链、回收四大维度的阶段性碳达峰与深度脱碳目标。不仅要求自身打造更多国家级绿色工厂、大幅降低单台设备制造能耗,更着力构建包括电池回收在内的闭环体系,同时对供应商设定了明确的绿色标准与碳足迹披露要求。这种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长期目标体系,是其打造可持续价值链、塑造负责任品牌形象、实现产业链整体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为装备制造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的施工蓝图。
将长期绿色发展目标深度融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必须构建系统性的实施路径:
顶层目标指引与行业路径分解:在国家“双碳”目标约束下,制定覆盖整个制造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纲要、绿色低碳发展指导意见等顶层文件,设定资源产出率提升、污染排放强度控制等核心约束性指标。同时,针对钢铁、石化、建材、装备等重点行业,制定细化、量化、可实施的行业级长期技术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确保宏观意志有效转化为行业层面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行动指南。
绿色标准体系与评价牵引:加快构建覆盖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统一规范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绿色设计标准、清洁生产评价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循环利用标准等,并推动核心标准与国际接轨。持续完善如“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等成熟评价机制,并将长期目标达成进度纳入评价体系和企业信用档案。这些标准与评价是衡量企业实践是否服务于国家整体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刚性标尺,也是市场优胜劣汰、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长期绿色发展目标是绘制高质量发展坐标系的参照点,更是驱动制造业彻底告别传统路径依赖、迈向绿色繁荣未来的核心引擎——它是国家意志与产业演进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是制造业在历史转折点上实现真正结构性跃升、成就世界级绿色竞争力的宏伟战略规划。以长远之谋,布局绿色之实,方能铸就制造业基业长青、永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命运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