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社会价值创造: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协同的重要维度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09-25T01:56:45

在“双碳”目标与共同富裕战略的双重驱动下,社会价值创造已成为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的核心维度。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变革和责任实践,主动回应社会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目标则为社会价值创造提供了量化框架。两者的协同,不仅需要政策体系的引导,更依赖企业实践的创新与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政策协同:构建社会价值创造的制度基础

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社会价值创造的协同。例如,《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这一政策将高质量发展要求嵌入消费全链条,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同时满足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具体实施层面,《关于新时代推动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公益实践履行社会责任。例如,美的集团响应政策号召,在智能制造领域投入研发,通过数字化车间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通过“美的乡村科技赋能计划”为农村地区提供节能家电,既推动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又创造了社会价值。

技术创新:小米生态链的普惠实践

技术创新是社会价值创造的核心驱动力。小米通过“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的生态链模式,将高质量发展与社会价值深度绑定。在智能硬件领域,小米推出“极致性价比”战略,通过自主研发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小米空气净化器以行业三分之一的价格实现同等性能,使更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健康生活设备。在互联网服务领域,小米通过“小米公益平台”整合用户行为数据,精准匹配公益项目,例如通过用户步数捐赠支持乡村教育,累计参与人数超千万。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更通过普惠性产品与服务扩大了社会受益群体。

产业协同:京东物流的绿色供应链实践

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需要全产业链的参与。京东物流通过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社会价值创造。在运输环节,京东物流投入运营的电动货车超2万辆,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试点氢能源重卡,年减少碳排放。在包装环节,京东物流推广“青流计划”,通过可循环包装箱、瘦身胶带等技术,使单包裹耗材减少。例如,京东物流与伊利集团合作,通过优化配送路线和包装设计,使乳制品运输损耗率降低,同时减少碳排放。这种全链条的绿色升级,既保障了物流效率与用户体验,又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市场驱动:消费者需求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市场机制在协同机制中发挥调节作用。随着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提升,企业通过高质量发展与社会价值创造的融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例如,蒙牛集团推出“零碳牧场”计划,通过优化牧场管理、推广光伏能源等方式,实现牧场运营的零碳排放。其生产的有机奶产品因符合消费者对健康与环保的双重需求,在高端奶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这种市场反馈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投入。同时,政府通过绿色金融、碳交易等工具,为企业提供经济激励。2025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社会价值创造项目。

结语

社会价值创造是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的重要维度。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市场驱动,美的集团、小米、京东物流、蒙牛等企业已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全行业共识,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协同机制从单一企业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延伸,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赢发展。这一进程不仅需要企业的主动作为,更依赖政府、社会与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共同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未来。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