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速推进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对企业而言,打造高效、敏捷、韧性、绿色的供应链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基石。物联网(IoT)技术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正在深刻重塑供应链运行逻辑,为驱动企业迈向更全面、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技术动能。借助物联网赋能,企业得以释放潜能,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传统供应链痛点与高质量发展的诉求
过往的供应链体系常面临“看不见”(过程不透明)、“动得慢”(响应滞后)、“控不住”(风险难防)、“耗能高”(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与追求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精确控制、快速响应、安全可靠和绿色低碳背道而驰。高质量发展呼唤供应链实现深刻变革:从粗放转向精益,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单点优化转向全局协同,从线性链条转向韧性生态网络。唯有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撑,方能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供应链效能与韧性的极致要求。
物联网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供应链四重支柱
物联网技术通过在物理对象中嵌入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结合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构建起供应链端到端的数据感知、智能分析与执行闭环,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流程可视化:实现可追溯、透明的“高质量”管控
将物联网传感器和标签深度集成于产品、托盘、车辆乃至仓储设施中,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到终端配送与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
顺丰速运广泛应用基于GPS、RFID与温湿度传感器的智能标签系统,对高价值、生鲜货物进行全球范围内全过程的位置追踪和状态监控(如温度、湿度),极大降低货损率,提升交付可靠性与客户体验,筑牢服务质量根基,夯实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三一重工为重型设备安装大量传感器,不仅监控自身运行状态,还实时追踪其位置、作业数据甚至能耗情况,这为精准安排维保、优化设备利用率、指导新机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撑,显著提升了制造与服务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可视化管理成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能力。
智能仓储与物流:驱动效率与精益化“高质量”跃升
物联网技术整合自动化设备(AGV、智能分拣机器人)和环境感知系统,构建智能仓储与调度中枢。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超级智能仓库是杰出典范。部署数十万个传感器实时监控货物位置、仓库环境参数、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结合AI算法优化拣选路径、仓库分区、设备调度,库存周转效率与订单处理速度大幅提升,显著降低单件作业成本与能耗,体现了物流环节极致的高质量发展追求。
盒马鲜生在门店及前置仓部署IoT网络,对生鲜商品的全程温湿度、新鲜度、库存水位进行精准管控,实现智能补货与保质期预警,最大程度减少商品损耗,确保消费者获得最佳鲜度体验,这是零售端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效率与精益的双重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
物联网技术正成为驱动企业供应链迈向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应用,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的供应链体系,是企业应对未来挑战、赢得竞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路径。拥抱物联网驱动的供应链变革,将为中国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提供强大、可靠且可持续的技术支撑与创新动能,让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在全链路管理中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并通过绿色、高效与智能的方式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唯有持续的技术融合与创新,方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实现真正卓越的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