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数字经济政策:引导全行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方向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09-25T01:57:09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在我国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战略背景下,以系统性数字政策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驱动全行业迈向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当前,各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共性挑战: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能力进行深度改造;关键核心技术(如工业软件、高端芯片)自主可控性有待提升;数据孤岛普遍存在,要素价值释放不足;数字素养差距扩大可能加剧发展不均衡。数字经济政策必须精准聚焦,破解瓶颈,引导数字化在“质”的层面服务全局性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为有效释放数字化对全行业基础能力升级与模式创新的赋能效应,政策发力点应聚焦以下核心方向: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升级“硬支撑”:​​

政策核心在于促进数字技术在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深度嵌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赋能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

​​实施差异化行业赋能专项行动:避免“撒胡椒面”,政策资源向改造需求急迫、效益显著的行业倾斜。工信部牵头推动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引导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投入40亿元打造灯塔工厂集群,使其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实现0人化黑灯生产,显著提升效率与品质,是其制造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农业领域重点支持新希望集团等领军企业建设“种植-加工-流通”全程数字化溯源体系,服务食品安全与品牌价值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诉求。

​​破解“不会转、转不起”难题:设立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基金”,提供普惠性云服务券、低息技改贷款。大力推广“轻量化、模块化、订阅制”SaaS解决方案,降低转型门槛。宁波“模具云”平台赋能当地数千家小厂共享设计资源与产能,实现了区域块状经济的高效集约化发展,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坚突破:加大基础软件、工业芯片、高精传感器等关键数字技术研发补贴与税收激励。重点支持华为、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体,缩短技术产业化周期,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可控的高质量发展底座。

​​激活数据要素核心动能,构建价值释放“新引擎”:​​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规范流通与高效配置是释放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

​​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加快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核心规则的制定与落地。推动北京、上海、深圳等数据交易所完善交易机制,试点公共数据(如气象、交通)授权运营模式。南方电网将实时用电数据脱敏后赋能制造业企业精准优化峰谷生产,有效降低产业链综合用能成本,实践了数据要素驱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深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制定更高标准的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数据开放清单与应用场景目录。杭州“城市大脑”整合卫健、交通、城管等40余部门数据开发“便捷就医”、“舒心出行”等场景,以“数治”升级公共服务体验,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赋能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支持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规范与发展并举,引导电商平台深入制造端和农业端。拼多多推动“农地云拼”直连消费者与原产地,2023年助农销售额超2000亿元,缩短流通链条提升农户收益,是平台经济驱动农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

数字经济政策的核心使命是:以创新性制度供给激活技术赋能红利,驱动全行业构筑以“数据驱动、创新引领、效率跃升、价值共创”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最终服务于更智能、更绿色、更包容、更安全的国家高质量发展蓝图。唯有点燃数字化这一核心引擎,方能驱动中国产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抢占制高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升级与可持续飞跃。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