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十五五”品牌战略框架下:企业品牌定位创新的维度探索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09-30T02:49:56

在“十四五”规划与“十五五”战略衔接的关键节点,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为“十五五品牌战略”明确了方向——到2030年,中国企业需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这一战略要求企业品牌定位创新必须突破传统框架,从单一需求满足转向多维价值创造,而“十五五品牌战略”正是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引擎。

一、战略协同维度:品牌定位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

“十五五品牌战略”强调品牌建设需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中国中车在实施“十五五品牌战略”过程中,将“复兴号”高铁技术突破与“交通强国”战略结合,通过“中国速度”品牌标签的打造,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品牌价值。其全球订单量增长300%的实践证明,当品牌定位与“十五五品牌战略”中的“质量基石”原则同频共振,企业能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引领的跨越。

制造业领域,格力电器以“掌握核心科技”为定位,将“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升华为品牌技术价值。通过光伏直驱技术、磁悬浮压缩机等创新,其“零碳源”空调技术获国际金奖,这种转化不仅契合“十五五品牌战略”中“创新赋能”的要求,更通过技术壁垒构建了品牌护城河。

二、价值重构维度:从功能需求到情感价值的升维

“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品牌价值提升需突破功能主义陷阱。李宁品牌通过“国潮崛起”战略,将消费者对运动服饰的功能需求转化为“文化自信”的情感价值。其“中国李宁”系列以敦煌壁画、故宫文创为灵感,结合现代科技面料,使产品溢价率提升40%,印证了“十五五品牌战略”中“文化底蕴”原则的商业价值。

消费领域,安踏通过“多品牌矩阵”战略重构价值链条。旗下斐乐品牌将“时尚运动”需求升华为“轻奢生活方式”价值,通过米兰设计中心与环保面料应用,其客单价突破1500元。这种转化符合“十五五品牌战略”中“场景生产力理论”的非线性要素组合逻辑。

三、数字赋能维度:技术驱动下的体验革命

“十五五品牌战略”明确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路径。比亚迪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将新能源汽车需求转化为“智能移动空间”的体验价值。其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与天工电池技术的应用,使汉EV车型复购率达35%,证明“科技要素(T)”与“流量要素(F)”融合对品牌价值的指数级放大效应。

服务行业,顺丰速运以“智慧物流”定位重构用户体验。通过无人机配送、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将“时效性”需求升华为“可信赖”的品牌价值。其“分钟级”响应服务覆盖200个城市,这种转化契合“十五五品牌战略”中“品牌体验管理”的核心要求。

四、责任担当维度:ESG理念融入品牌基因

“十五五品牌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品牌价值评估的重要维度。隆基绿能通过“光伏+农业”模式,将清洁能源需求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其“光伏牧场”项目使土地利用率提升3倍,这种转化不仅符合“双碳”战略要求,更通过ESG实践使品牌评级提升至全球新能源企业前10%。

食品领域,伊利集团以“全面价值领先”为目标,将“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转化为品牌责任价值。通过“种养加”一体化产业链与碳足迹追踪系统,其有机奶产品市占率达28%,证明“十五五品牌战略”中“履责担当”原则对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作用。

结语:多维创新的价值共振

在“十五五品牌战略”框架下,企业品牌定位创新需实现战略协同、价值重构、数字赋能、责任担当、组织保障五大维度的有机统一。当品牌创新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坐标,通过场景生产力理论的非线性要素组合,中国企业的全球品牌矩阵必将迎来从“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是商业竞争的需要,更是“十五五品牌战略”赋予中国企业的时代使命。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