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呼应 “十五五” 品牌战略的目标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09-30T02:50:06

在“十五五品牌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的科学构建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作为国家品牌建设的关键抓手,“十五五品牌战略”不仅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框架,更需通过动态适配的评估体系,实现品牌价值与战略目标的深度绑定。本文将围绕“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核心要求,探讨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路径,助力企业在品牌强国征程中精准发力。

一、“十五五品牌战略”对评估体系的新要求

“十五五品牌战略”明确提出,要构建“品牌价值引领、评估体系支撑、政策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这一战略导向下,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估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例如,制造业品牌如精工制造,其价值不仅体现在营收规模,更需通过“核心技术自主率”“产业链话语权”等指标衡量;消费品牌如悦享生活,则需将“消费者情感联结度”“文化符号渗透率”纳入核心维度。若评估体系与战略目标脱节,将导致品牌建设资源错配,削弱“十五五品牌战略”的落地效能。

二、评估体系构建的核心维度: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在“十五五品牌战略”框架下,企业品牌价值评估需围绕以下维度重构模型:

战略协同维度

评估品牌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例如,新能源品牌如阳光能源,需考察其“双碳目标贡献率”“绿色技术标准制定参与度”等指标。此类维度直接呼应“十五五品牌战略”中“培育绿色低碳品牌”的要求,推动企业品牌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创新驱动维度

科技品牌如未来科技,需将“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转化率”作为核心指标。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品牌价值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系数已达0.82,印证了“十五五品牌战略”“以创新驱动品牌升级”的指导方针。

社会价值维度

消费品牌如安和食品,需强化“乡村振兴贡献度”“共同富裕参与度”等指标。根据“十五五品牌战略”规划,到2027年,所有央企品牌需建立社会价值量化评估机制,这一要求倒逼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品牌基因。

三、动态适配机制:评估体系的生命力所在

“十五五品牌战略”强调“动态调整、精准施策”,要求评估体系具备实时响应能力。企业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动态适配:

行业数据库建设

针对不同行业特性,建立专项指标库。例如,医药品牌如康泰生物需纳入“临床价值认可度”“全球市场准入率”等指标;文旅品牌如山河文旅则需监测“文化IP活化指数”“游客满意度波动率”等数据。

政策联动机制

将评估体系与“十五五品牌战略”配套政策挂钩。例如,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计“细分市场占有率”“技术壁垒高度”等特色指标,助力其品牌价值突破。此类机制既能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又能响应战略“培育世界一流品牌”的总体目标。

技术赋能工具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实时评估平台。例如,通过社交媒体数据监测零售品牌“潮流引领指数”,或通过供应链数据评估制造业品牌“韧性指数”。技术赋能可显著提升评估效率,确保体系与战略目标保持同步。

五、结语

“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深化实施,要求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从“静态财务评价”转向“动态战略映射”。通过构建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行业适配为基础、以技术赋能为支撑的评估模型,企业不仅能更精准地衡量品牌价值,更能以此为指引,推动品牌建设与国家战略同向而行。可以预见,在“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持续推动下,科学化的评估体系将成为企业品牌价值跃升的核心引擎,助力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竞争中塑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