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老字号品牌传承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30年要形成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彰显的知名品牌,这为老字号在“十五五品牌战略”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华商业文明的活态载体,老字号品牌必须以“十五五品牌战略”为指引,构建核心价值守护体系,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突破。
一、政策赋能:老字号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
“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核心在于将品牌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这要求老字号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布局。例如,北京市商务局制定的《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通过建设老字号博物馆、发展直播电商等举措,推动老字号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这种政策导向促使广和堂、德源斋等医药老字号加速构建“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生产体系,将古法炮制技艺与智能制药设备深度融合。
二、价值重构:老字号品牌的核心维度
老字号品牌传承的本质是文化基因与商业价值的动态平衡。根据《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下老字号品牌传承研究》,品牌传承包含产品、商道、历史、精神、地域五大维度。以同仁堂为例,其“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古训属于商道传承,而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则构成产品传承的核心要素。这种多维传承体系在“十五五品牌战略”期间需进一步量化管理,通过建立品牌资产识别机制,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可评估的经济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老字号企业构建品牌价值闭环。全聚德通过打造“名堂亮灶”工程,将传统挂炉烤鸭技艺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工艺流程可视化,既保留了非遗技艺的原始魅力,又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这种创新模式使老字号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提升,为品牌价值增长注入新动能。
三、创新驱动:老字号品牌的活化路径
“十五五品牌战略”明确提出,老字号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吴裕泰的“三自”经(自采、自窨、自拼)在数字化改造中焕发新生,通过建立茶叶溯源系统,将传统制茶工艺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确保每款产品都能追溯至具体茶园与制茶师。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
在服务模式创新层面,东来顺推出“涮羊肉文化体验馆”,将餐饮服务与非遗技艺展示相结合,创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这种“服务+文化”的复合模式,使单店客流量提升,客户留存率提高,为老字号品牌开辟了新的增长极。
四、挑战与对策:老字号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老字号品牌在“十五五品牌战略”期间仍面临多重挑战。部分老字号存在品牌定位模糊、传播方式老化等问题。对此,“十五五品牌战略”提出品牌架构管理要求,建议老字号企业建立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协同机制。例如,月盛斋通过梳理品牌历史,将清真酱制技艺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推出“低盐酱卤”系列,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契合当代消费趋势。
五、未来展望:老字号品牌的战略定位
“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推动老字号品牌实现三大转变:从文化符号向价值载体转变,从区域品牌向全球品牌转变,从传统企业向生态平台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老字号企业需持续强化品牌目标管理,通过量化营收、利润等经济指标,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机制创新,突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