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企业品牌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战略使命。制定并实施与国家“十五五”规划深度协同的品牌战略,不仅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更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十五五”规划导向下的品牌战略新要求
“十五五”规划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主题,强调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区域协调、共同富裕等关键任务。这要求企业的“十五五品牌战略”必须超越传统的营销思维,实现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核心在于协同性——即企业品牌目标与国家宏观政策、产业升级方向、区域发展重点以及社会价值诉求的深度契合。
例如,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品牌内核。格力电器正加速推进其“绿色格力”品牌战略,其“零碳源”空调技术不仅契合国家“双碳”目标,更通过领先的节能技术塑造了差异化的品牌优势。比亚迪则以“科技·绿色·明天”为品牌主张,其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先地位正是其“十五五品牌战略”中绿色低碳承诺的有力支撑。这种与国家战略的协同,极大提升了品牌的社会认同感和时代价值。
二、协同性:“十五五品牌战略”的基石
“十五五品牌战略”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1.与国家产业政策协同:企业需敏锐把握“十五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和未来产业方向。海尔集团的“场景品牌、生态品牌”战略,正是顺应产业智能化、服务化转型趋势,通过构建智慧家庭生态,实现了品牌定位与国家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战略的高度协同。其“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核心便是深化这种生态协同能力。
2.与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十五五”规划将继续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企业品牌建设需考虑区域特色和定位。例如,扎根长三角的波司登羽绒服,其品牌战略强调“全球领先的羽绒服专家”,不仅依托长三角强大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基础,更积极融入区域国际化发展环境,提升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其“十五五品牌战略”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优势。
三、可行性:“十五五品牌战略”落地的关键
协同性指明了方向,可行性则关乎“十五五品牌战略”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其核心在于企业是否具备匹配战略目标的资源禀赋与执行能力。
1.技术创新驱动品牌升级:“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置于核心地位。企业的“十五五品牌战略”必须以坚实的技术创新为后盾。华为的品牌形象建立在持续的、引领性的技术突破之上,其5G、鸿蒙系统等核心技术是其品牌战略可行性的根本保障。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品牌定位,在“十五五”期间将难以持续。
2.供应链韧性与品牌保障: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十五五品牌战略”必须考虑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龙头,其品牌优势不仅源于技术,更在于其构建的全球化、高韧性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了产品交付的稳定性和品质可靠性,这是其品牌承诺得以兑现的基础。
四、结语:迈向协同共生的品牌新时代
“十五五”时期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成功的“十五五品牌战略”必然是高度协同的战略——与国家发展脉搏同频,与产业升级共振,与区域布局共舞,与社会价值共生。同时,它必须是高度可行的战略——根植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依托于创新的技术、稳健的供应链和高效的组织,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品牌力量,最终实现企业价值与国家战略的共赢。这将是“十五五”期间中国品牌崛起的关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