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后,“十五五品牌战略”已成为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抓手。面对“十五五品牌战略”“培育世界级品牌集群”“强化品牌文化软实力”等目标,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需从战略定位、指标设计到实施路径进行系统性调整,以实现与国家战略的深度协同。
一、“十五五品牌战略”驱动评估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十五五品牌战略”明确提出“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要求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必须突破传统财务指标局限,转向“经济-社会-战略”三维价值融合。例如,徐工机械在“十五五品牌战略”中聚焦“高端装备品牌”建设,其评估体系评估需从单一市场占有率转向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全球供应链协同度等战略指标;这种调整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实现品牌升级的核心路径。
二、适配“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核心调整维度
围绕“十五五品牌战略”“品牌价值增长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原则,评估体系需从以下三方面调整:
(一)战略定位: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
“十五五品牌战略”强调“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要求评估体系将政策导向性置于首位。例如,TCL科技在“十五五品牌战略”中通过“绿色技术品牌”建设,其评估指标需纳入节能技术转化率、碳足迹减排量等政策协同指标,而非仅关注短期盈利。这种调整推动企业品牌建设从“做大”转向“做强”,与国家“双碳”战略深度绑定。
(二)指标设计:从“单一财务”转向“三维融合”
传统评估体系侧重品牌收益能力,而“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构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战略价值”三维模型:
经济价值:量化品牌对产业链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如波司登通过“国潮羽绒服品牌”建设,其评估需包含高端面料研发占比、全球市场占有率等指标。
社会价值:评估品牌对文化传播、社会责任的贡献,如李宁在“十五五品牌战略”中通过“东方美学品牌”建设,需量化文化符号国际传播率、公益项目参与度等。
战略价值:聚焦品牌对长期发展的引领力,如徐工机械通过“技术标准品牌”建设,需评估其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三)实施路径:从“静态评估”转向“动态闭环”
“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评估体系具备动态演进性,需建立“目标-执行-反馈-优化”闭环机制。例如,蒙牛集团在“十五五品牌战略”中通过“营养公益品牌”建设,其评估体系需每季度复盘品牌责任指数(如ESG评级、公益项目覆盖率),并根据结果调整资源投入,确保战略目标与执行进度同步。
结语
“十五五品牌战略”为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指明了方向,而评估体系的科学调整又将反哺战略落地。唯有将品牌价值评估深度融入“十五五”发展全局,企业方能在品牌强国建设中抢占先机,实现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跨越式升级。未来,随着“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评估体系必将成为企业品牌管理的核心工具,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