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品牌建设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取得显著进展,但“十五五”时期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竞争与产业升级压力。在此背景下,十五五品牌战略需以“政策衔接与方向调整”为核心,构建适配性更强的品牌发展体系。十五五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必须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品牌定位、价值主张与实施路径,确保品牌战略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文化自信等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一、政策衔接:国家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协同机制
1. 双碳目标:能源行业品牌转型的政策驱动力
国家“双碳”目标为能源行业品牌战略指明方向。国家电投通过“光伏+治沙”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中国石化推进“氢能产业链”布局,塑造“绿色能源”品牌形象。十五五品牌战略需将碳减排目标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
2. 科技创新:科技行业品牌升级的政策支撑
“十四五”规划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品牌提供政策红利。中兴通讯通过5G核心专利布局,构建“通信技术领导者”形象;中芯国际聚焦芯片制造工艺突破,推动“中国芯”品牌价值跃升。十五五品牌战略需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5%以上,形成“技术-标准-品牌”的闭环。
3. 扩大内需:消费领域品牌深耕的政策指引
“十四五”规划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消费品牌提供市场机遇。伊利通过“全球乳业五强”目标,传递“品质与责任”品牌理念;美的通过“智慧家居”生态构建,塑造“科技生活美学”标签。十五五品牌战略需深挖国内市场需求,通过文化赋能提升品牌认同。
二、方向调整:全行业品牌战略的核心转向
1. 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品牌价值的深度重构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十五五品牌战略需推动品牌从“规模领先”向“价值引领”转型。TCL通过量子点显示技术突破,打造“全球显示科技领导者”形象;OPPO通过折叠屏手机创新,巩固高端市场地位。品牌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文化符号,例如大疆通过“无人机摄影大赛”活动,强化“科技与艺术融合”品牌认知。
2. 从产品导向到生态导向:品牌模式的创新突破
数字化转型倒逼品牌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生态”。海尔通过“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品牌从产品端延伸至服务生态;小米通过“智能家居生态链”,整合上下游资源。十五五品牌战略需构建品牌生态联盟,例如中国建筑通过“全球建造伙伴计划”,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从本土化到全球化:品牌影响力的跨区域拓展
国际竞争加剧要求品牌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传音控股针对非洲市场推出“四卡四待”手机,巩固新兴市场地位;华为通过“5G技术输出”,塑造全球科技品牌标杆。十五五品牌战略需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品牌亲和力,例如海尔在欧美市场打造“高端家电”形象。
结语:以“十五五品牌战略”引领品牌强国新征程
“十五五”期间,十五五品牌战略将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应对国际竞争的关键抓手。通过政策衔接的精准性、方向调整的针对性、实施路径的落地性,全行业将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卓著品牌。这不仅需要企业将品牌战略融入发展血脉,更需政策、行业、社会的协同发力,共同书写中国品牌从“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