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十五五”品牌战略背景下:企业品牌定位创新的共性与差异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10-09T02:07:08

在“十五五品牌战略”的宏观框架下,品牌战略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与国内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企业必须以“十五五品牌战略”为指引,通过品牌定位创新实现价值跃升。

一、品牌定位创新的共性特征

1. 战略导向:从市场驱动到国家战略协同

“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品牌定位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中车集团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军企业,将品牌定位从“高铁制造商”升级为“全球绿色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一转型不仅响应了“双碳”目标,更通过氢能源列车、磁悬浮技术等创新,将品牌价值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数据显示,其品牌国际影响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升40%,成为“中国智造”的标杆

2. 价值重构:从产品功能到情感共鸣

在“十五五品牌战略”推动下,企业纷纷从“功能导向”转向“价值导向”。腾讯通过“产业互联网”战略,将品牌定位从“社交平台”升级为“数字经济生态共建者”。其企业微信、腾讯云等业务不仅提供工具,更通过赋能传统产业(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了“科技向善”的品牌形象。这种价值重构使腾讯品牌在B端市场的认可度提升35%。

3. 数字化转型:从渠道运营到数据驱动

“十五五品牌战略”强调数字化转型对品牌定位的支撑作用。比亚迪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将品牌定位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升级为“智慧出行服务商”。其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天工电池等技术突破,结合用户画像分析,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转型。数据显示,比亚迪品牌忠诚度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提升28%。

二、品牌定位创新的差异化路径

1. 行业特性差异:制造业重技术,消费业重体验

制造业企业在“十五五品牌战略”下更注重技术壁垒构建。中车集团通过持续投入研发(研发投入占比达8%),突破高铁轮对国产化、永磁牵引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其品牌技术含量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

2. 企业规模差异:大企业多品牌,中小企业细分市场

大型企业倾向于通过多品牌战略覆盖不同市场。腾讯旗下既有面向C端的微信,也有面向B端的腾讯云,形成“社交+产业”的双品牌矩阵。而中小企业如完美日记,则通过“国潮+快时尚”定位,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其品牌在美妆细分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至15%。

3. 市场定位差异: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部分企业通过“十五五品牌战略”加速全球化布局。比亚迪在泰国、巴西建设新能源工厂,将“中国技术”输出至海外市场,其品牌在东南亚的认知度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38%。而本土化企业如老干妈,则通过“地道风味+文化输出”定位,强化“国民调料”形象,其海外华人市场占有率稳定在65%以上。

三、创新实践的关键抓手

1. 用户洞察:从需求满足到预期引领

“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企业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品牌定位。阿里健康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将品牌定位从“医药电商”升级为“健康管理伙伴”。其AI问诊、慢病管理等功能,不仅满足用户购药需求,更通过健康数据监测引领用户预期,使品牌用户粘性提升40%。

2. 文化赋能:从产品到价值观传递

品牌定位创新需融入文化基因。李宁通过“国潮+运动”定位,将品牌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绑定。其“敦煌联名”“故宫文创”系列不仅提升产品附加值,更通过文化共鸣强化品牌认同,使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好感度提升55%。

结语:

在“十五五”时期,品牌定位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无论是中车集团的技术引领、腾讯的生态共建,还是比亚迪的全球化布局、格力的绿色转型,其共性在于以“十五五品牌战略”为指引,通过价值重构、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责任履行实现品牌升级;其差异则源于行业特性、企业规模与市场定位的多元化需求。唯有在共性中把握规律、在差异中彰显特色,企业方能在“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