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探析“十五五”全行业品牌战略应对国际竞争的标准对接策略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10-09T02:07:08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加速向规则与标准层面延伸,国际标准话语权成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品牌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规则引领升级的关键阶段。实施以标准对接为突破口的“十五五品牌战略”,通过主动融入、主导制定、超前布局国际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品牌的规则适应力与全球话语权,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态势的战略支点。

“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核心路径在于实现技术标准与国际规则的深度耦合。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是品牌全球化的高阶路径。华为在推进“十五五品牌战略”过程中,将5G标准必要专利(SEP)占比提升至全球14%,主导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5G-A标准制定,其极化码技术成为5G国际标准核心方案。通过在欧洲、拉美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推动中国技术方案融入3GPP、ITU等国际标准组织,使“华为”品牌从技术跟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这正是“十五五品牌战略”倡导的,通过技术标准国际化实现品牌价值跃升的典范。

“十五五品牌战略”要求构建产业标准与全球供应链的协同体系。宁德时代在实施“十五五品牌战略”时,主导制定全球首个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功能安全标准(ISO6469),推动中国电池安全标准成为国际共识。其电池护照(BatteryPassport)系统被纳入欧盟新电池法规,通过构建碳足迹追溯、材料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标准,重塑全球动力电池价值链规则。海尔则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大规模定制标准输出至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和ISO,其“大规模定制通用要求标准”成为全球首个智能制造国际标准,赋能GEAppliances等海外品牌实现柔性制造升级。这种“产业标准国际化+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双轮驱动,是“十五五品牌战略”提升产业链话语权的关键机制。

“十五五品牌战略”亟需推动绿色标准与ESG规则的主动对接。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标准成为国际市场准入新壁垒。隆基绿能在推进“十五五品牌战略”中,主导制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光伏组件回收标准,其Hi-MO组件通过法国碳足迹认证(EPD)、德国蓝天使认证,突破欧洲绿色贸易壁垒。比亚迪的电动巴士产品全面适配欧盟R136安全标准、美国FMVSS防侧翻标准,其刀片电池通过UL2580航空级安全认证,为进入全球高端市场铺平道路。这些实践表明,“十五五品牌战略”的成功必须将绿色标准对接置于战略优先级。

“十五五品牌战略”需警惕标准壁垒与合规风险的双重挑战。大疆创新在拓展欧美市场时,遭遇美国内政部无人机安全标准(要求数据本地化)的针对性限制。其通过建立瑞士数据安全中心,严格遵循欧盟GDPR数据规范,成功获得德国TÜV安全认证,化解标准政治化风险。小米则面临印度BIS强制认证更新、欧盟ERP能效新规等多重合规压力,通过建立孟买、柏林合规实验室,实现产品预认证覆盖率100%。这警示我们,“十五五品牌战略”需构建“标准预警-快速响应-本地适配”的合规风控体系。

“十五五”时期,全行业品牌战略是国家提升规则话语权的核心载体。实施“十五五品牌战略”,必须坚持标准引领:以华为的技术标准国际化突破规则天花板,以宁德时代的产业标准协同重构价值链,以隆基的绿色标准对接跨越贸易壁垒,以大疆的合规风控化解地缘风险。唯有将标准对接作为“十五五品牌战略”的优先选项,在技术标准上“超前布局”、产业标准上“协同输出”、绿色标准上“主动对标”、合规风险上“筑牢防线”,中国品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到“规则制定者”的历史性跨越,最终铸就品牌强国的标准基石。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