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跨越年龄层的产品营销:找到共通的价值点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10-13T04:02:49

在消费市场碎片化加剧的当下,年龄层差异常被视为产品营销的天然屏障。然而,成功的品牌实践揭示:产品营销的本质并非简单切割人群,而是挖掘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价值共鸣点。通过构建跨代际的情感连接与文化符号,企业可打破年龄壁垒,实现市场穿透力与品牌价值的双重跃迁。

一、跨越年龄层的价值基础:情感与认同的公约数

1.情感共鸣:普世价值的穿透力

无论年龄大小,消费者对真实、温暖、自我实现的情感需求始终存在。好利来“免费修蛋糕”服务坚持30年,覆盖全年龄段消费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对“重要时刻仪式感”的守护——修复的不仅是蛋糕,更是消费者对美好记忆的情感寄托。这种超越商业逻辑的善意,使品牌话题阅读量超5亿,中年顾客复购率提升40%。

2.价值观认同:反焦虑叙事的代际共振

沪上阿姨邀请87岁吴彦姝代言青芒冰茶,以“人生各阶段皆精彩”的价值观,同时击中年轻人的年龄焦虑与老年人的自我证明需求。数据显示,Z世代对吴彦姝“潮酷奶奶”形象的推崇,带动品牌在18-25岁用户群销量增长52%,而45岁以上客群占比亦提升至28%。这种产品营销策略通过解构“青春崇拜”,重构了全年龄认同的生命力符号。

3.文化符号:集体记忆的粘合剂

麦当劳重启“大头狗”IP,通过怀旧情感连接80、90后父母的童年记忆,同时以萌宠设计吸引新一代儿童。北京三里屯旗舰店设置的“三代同堂”拍照区,将消费行为转化为家庭情感仪式,带动客单价提升70%。这种产品营销证明:经典文化符号可成为跨越代沟的沟通载体。

二、跨越年龄层的策略路径:从定位到触达

1.重构产品价值:从功能满足到意义承载

•康师傅将黑白胡椒面拟人化为“黑焱”“白和”角色,通过泡面番剧、小说共创,使速食产品成为Z世代情感投射对象,礼盒销量突破40万份。

•Lululemon邀请银发模特展示运动服饰,传递“运动无年龄限制”理念,使45-60岁用户占比提升至34%,同时强化年轻群体对品牌包容性的认同。

2.创新沟通语言:双向翻译代际密码

•鸿星尔克“熊猫家园守护计划”通过公益议题联结青少年环保意识与中年人的家国情怀,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2亿次。

3.场景融合设计:打造全龄用户体验

•华为全屋智能以“语音控制+大屏界面”平衡青年科技偏好与老年实用需求,2024年订单量增长150%。

三、跨越年龄层的实践启示

1.沪上阿姨:从“上海婶子”到“真阿姨”的品牌升维

通过吴彦姝“未被岁月磨灭的少年气”形象,将地域茶饮品牌重塑为跨代际精神符号。其产品营销的精髓在于:用产品特质(青芒的酸脆)隐喻人生阶段,使饮品消费升维为价值观投票。

2.好利来:善意经济的长期主义回报

3.康师傅:二次元外壳下的普世情绪

黑白胡椒面的拟人化营销看似锁定Z世代,实则通过“吃面=快乐”的情绪共鸣吸引加班族与家庭主妇。京东40万+销量证明:当产品营销聚焦于人类共通的快乐需求,年龄界限自然消融。

结语:在代际鸿沟上架设价值桥梁

成功的跨年龄层产品营销,本质是找到“最大公约数价值”。这要求品牌具备三种能力:

•洞察力:穿透年龄表象,挖掘深层情感与文化共识;

•翻译力:将普世价值转化为适配不同年龄的表达方式;

•定力:拒绝短期年龄标签化切割,深耕可持续的价值认同。

当品牌如沪上阿姨般用一杯茶诠释人生哲学,当好利来用奶油修补时光裂痕,产品营销便超越了商业交易,成为连接代际的情感媒介。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划分年龄战场,而在于发现那些让18岁与80岁共同点头的价值闪光点。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