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细分市场竞争与大众市场竞争:新品类的不同突破口

发布日期:2025-08-23 | 作者:迈迪品牌战略咨询-小迪

更新时间:2025-08-25T01:45:24

在市场细分化与大众化并存的今天,新品类创建的突破口因目标用户与竞争强度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特征。细分市场需通过“痛点深挖+场景重构”实现精准突围,大众市场则需通过“技术普惠+生态覆盖”快速占领心智。本文以元气森林(细分市场)、小米(大众市场)、大疆(细分转大众)等品牌为案例,解析两类市场中新品类创建的核心逻辑。

一、细分市场:痛点深挖与场景重构

细分市场的核心特征是用户需求个性化、竞争强度低,但用户忠诚度高。新品类创建需通过“痛点深挖+场景重构”实现精准突破。

1. 痛点深挖:从“表面需求”到“隐性需求”

元气森林在饮料细分市场中,捕捉到“控糖人群”的隐性需求——传统无糖饮料口感差,用户需要“好喝且无负担”的产品。通过“0糖0卡+气泡水”的品类创新,将“健康需求”转化为“愉悦体验”,新品类创建直接切割出增量市场。这种痛点深挖策略,本质是用新品类创建解决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

2. 场景重构:从“通用场景”到“专属场景”

大疆在运动相机细分市场中,将产品从“记录工具”升级为“极限场景伴侣”。通过“云台防抖+4K影像”功能,重构“滑雪、潜水、蹦极”等专属场景,用户可通过“大疆社区”分享极限运动视频,形成“设备-场景-社群”的闭环。这种场景重构策略,使新品类创建从“功能卖点”升级为“生活方式符号”。

二、大众市场:技术普惠与生态覆盖

大众市场的核心特征是用户需求通用化、竞争强度高,但市场规模大。新品类创建需通过“技术普惠+生态覆盖”实现快速突围。

技术普惠:从“高端专属”到“大众可用”

小米在智能手机大众市场中,通过“性价比战略”将高端技术下放至中端产品。例如,将“全面屏设计+快充技术”从旗舰机复用至千元机,通过“红米系列”快速占领大众市场。这种技术普惠策略,本质是用新品类创建降低用户体验门槛,推动“高端功能大众化”。

三、案例对比:细分与大众市场的突破口差异

1. 细分市场案例:元气森林的“0糖0卡”突围

元气森林针对“控糖人群”的细分需求,推出“0糖0卡”气泡水,通过“便利店冷柜+社交媒体”双渠道触达目标用户。线上通过“0糖科普”“职场补水”等内容种草,线下通过“定制冷柜”占据收银台附近的高流量区域。这种“线上内容+线下场景”的组合拳,使新品类创建在细分市场中快速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2. 大众市场案例:小米的“手机+AIoT”生态突围

小米针对大众市场对“性价比智能设备”的需求,推出“手机+AIoT”战略,通过“米家APP”将智能硬件、家电、穿戴设备等新品类融入“全屋智能”场景。用户可通过“小爱同学”语音助手控制设备,同时通过“小米社区”参与产品迭代。这种“硬件+软件+社群”的生态模式,使新品类创建在大众市场中实现用户规模超5亿。

四、突破口选择的核心逻辑

细分市场与大众市场的新品类创建突破口差异,本质是用户需求与竞争环境的映射。细分市场需通过“痛点深挖+场景重构”实现精准突破,大众市场则需通过“技术普惠+生态覆盖”实现快速突围。在市场细分化与大众化并存的今天,这种差异分析为企业提供了清晰路径——既要选择适合目标市场的突破口,更要通过新品类创建积累长期能力。

无论是元气森林在细分市场的“0糖0卡”突围,还是小米在大众市场的“手机+AIoT”生态突围,新品类创建始终是连接用户需求与市场机会的核心桥梁。唯有如此,方能在细分与大众市场中实现新品类创建的可持续突围。

对此内容感兴趣?

希望与您深度交流。如需咨询或探讨,欢迎随时联系迈迪

小迪@迈迪品牌咨询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