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哑铃型”结构:一端是以蜜雪冰城、优衣库为代表的极致性价比经济,另一端是以老铺黄金、泡泡玛特高端线为主导的情感溢价经济。这种分层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结构性分化——尼尔森IQ报告显示,37%的消费者追求“价值型体验”(如文化认同、情绪满足),63%则倾向“价格型消费”(如必需品性价比)。在这一背景下,“新品类创建”成为品牌破局的关键,需通过精准分层策略同时捕捉两类需求。
一、高端化消费:新品类创建的文化与稀缺性赋能
针对高价值人群,新品类创建需聚焦文化赋能与工艺壁垒,实现价格溢价:
•老铺黄金将黄金从“保值工具”重塑为“文化奢侈品”,其“敦煌飞天”系列以古法花丝工艺结合东方美学,客单价达传统金饰的3倍,北京SKP单店年效突破7.4亿元。其新品类创建的核心在于私有化文化母体(如建筑纹饰、宗教符号),并通过顶奢商场渠道强化稀缺性。
•泡泡玛特通过“新品类创建”将盲盒升级为“情感陪伴载体”,以隐藏款机制、收藏社交语言(如“娃友”“端盒”)构建文化壁垒,复购率超50%。其LABUBU系列凭借IP情感联结,海外营收增长726.6%。
此类新品类创建需遵循三大原则:启用新品牌(如特仑苏独立于蒙牛)、标志性视觉(如LV棋盘格)、聚焦核心品项(如老铺黄金的“非遗工艺”系列)。
二、性价比消费:新品类创建的效率与规模革命
面向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新品类创建的本质是供应链重构与成本民主化:
•蜜雪冰城以“低价多巴胺”策略切入下沉市场,通过全产业链整合(自建柠檬基地、雪王牧场)将4元柠檬水成本压至1元,单店日均销量超3000杯。其新品类创建的关键在于规模化压降成本,以4.6万家门店的密度形成网络效应。
•仓储会员店与内容电商崛起印证性价比需求。2023年,仓储店销售额同比增37.8%,内容电商增55.9%,核心是通过大包装平摊成本、直播场景强化低价感知。
此类新品类创建需侧重:锚定极致功能(如大容量家庭装)、渠道适配(折扣店/拼购平台)、促销创新(如第二件半价而非直接降价)。
三、分层策略落地:双轨并行的新品类创建路径
成功的“新品类创建”需同步推进两类引擎:
1.情感价值分层:泡泡玛特以盲盒满足Z世代收藏陪伴感,蜜雪冰城以6元奶茶提供小镇青年“小确幸”。新品类创建需识别情绪刚需——如“悠然自若型”愿为文化溢价买单,“精打细算型”需性价比锚点。
2.供应链双模式:老铺黄金以手工工艺壁垒支撑溢价,蜜雪冰城以集约化压缩成本。新品类创建可借力数字化(如泡泡玛特3D打印工厂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敏捷响应。
终极法则:所有“新品类创建”必须根植文化母体。比亚迪将“新能源”与“汽车”结合,降低认知门槛;若脱离母体(如“音乐疗愈”强行嫁接美容),将付出高额市场教育成本。分层不是割裂市场,而是以差异化价值匹配多元需求——左手传递稀缺性,右手提供性价比,方能制胜消费分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