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品牌如何通过对文化元素的深度提炼与创新表达,避免陷入符号堆砌的窠臼,已成为新品类创建的核心挑战。过度符号化设计虽能带来即时辨识度,却易导致文化内涵的扁平化与审美疲劳。以下从策略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通过抽象化表达推动真正的新品类创建。
一、抽象化表达的价值与过度符号化的风险
抽象化设计通过解构文化元素的本质特征(如结构韵律、色彩逻辑、精神隐喻),实现现代转译。与之相对,过度符号化则表现为对文化图腾的生硬复制,如直接挪用传统纹样而不加重构。李宁在2018年前的困境正是典型案例:试图通过龙纹、汉字等符号覆盖全品类,反而模糊了品牌焦点,直至库存危机爆发。这种符号堆砌无法支撑可持续的新品类创建,反而稀释文化价值。
二、实现抽象化表达的设计策略
1.结构提纯与几何重构
提取文化元素的核心结构,通过几何化简化保留神韵。敦煌研究院的飞天形象设计即采用此策略:去除壁画中繁复的衣饰细节,以流线型弧线勾勒动态,适配于丝巾、数码配件等载体。此举既保留飞天的飘逸精髓,又契合现代审美,为新品类创建提供视觉基础。
新品类创建需在此过程中平衡辨识度与开放性——彭州古白塔折叠台灯即通过层叠结构的极简转化,使宗教建筑符号转化为功能性家居,实现文化基因的隐性传承。
2.材质叙事与工艺转译
将传统工艺逻辑转化为现代材料语言。故宫文创“竹意”系列以环保竹材替代传统陶瓷,通过编织纹理呼应青花瓷的釉色流动,在文具、餐具等品类中建立环保文化双IP。这种基于材质创新的新品类创建,避免了对文物纹样的直接复制,却延续了造物智慧。
3.动态语境与交互赋能
通过技术手段构建文化体验的动态表达。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项目用AR技术解构《千里江山图》——用户点击山体可查看矿物颜料成分数据,滑动水面则泛起青绿涟漪。此交互设计将宋代美学的“可游可居”转化为数字体验,推动新品类创建从实体产品扩展到沉浸服务。
表:抽象化表达的设计策略对比
策略维度传统符号化设计抽象化设计新品类创建价值
表达方式直接复制龙纹、云纹等图案提取建筑斗拱的力学结构转化为家具榫卯提升产品技术差异化✓
色彩运用机械使用“中国红”提取敦煌矿物颜料色谱建立渐变体系建立独家色彩IP✓
用户互动静态图腾展示通过AR再现水墨晕染过程创造体验型消费场景✓
三、创新实践与市场验证
•李宁“山水悟道”系列:将宋代山水画的“留白”哲学转化为运动服饰的剪裁逻辑。下摆的层叠褶皱模拟山峦起伏,渐变印染取代具体图案,使运动外套成为东方美学的移动展演。该系列推动运动时尚新品类创建,客单价提升25%。
•敦煌研究院“藻井光韵”灯饰:提取莫高窟藻井的放射状结构,以激光切割亚克力层叠出光影层次。灯具开启时投射出的不是具象飞天,而是抽象的光线韵律,成为家居场景中的文化光环境方案,实现年销量15万件的新品类创建。
•三星堆×天猫精灵:将青铜神树转化为声波可视化界面。用户播放音乐时,屏幕粒子随节奏生成螺旋上升的树状光纹,使三千年前的祭祀礼器成为智能家居的情感交互终端。此合作标志着新品类创建向AIoT领域突破。
结语
文化元素的抽象化表达绝非对传统的消解,而是通过设计思维实现精神内核的当代表生。成功的新品类创建需超越符号搬运,在结构、材质、交互层面完成文化基因的现代编码。李宁从奥运图腾到“山水悟道”的蜕变,敦煌壁画从岩彩到光影的转译,无不印证:唯有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演进的体验系统,才能让新品类创建真正承载文明血脉,成就穿越周期的品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