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迪资深合伙人李钰晟先生接受人民网专访 ——中国品牌可以进入世界品牌百强吗?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更新时间:2014-02-21T20:00:00

                                                   

2014年元月初始,在上海经信委的推荐下,迈迪合伙人李钰晟先生接受了人民网品牌频道记者的专访,整个对话过程非常热列,李钰晟先生从迈迪的使命谈起,引用了大量的迈迪过往案例,举数字,讲道理。专访文章在人民网发布后,得到相关媒体的热烈转引,部分观点甚至引起同行热议。

http://sh.people.com.cn/n/2014/0213/c134768-20564848.html)文章如下:

“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排行榜(100 Best Global Brands)2000年起由美国《商业周刊》编撰发布,是被普遍接受的全球品牌价值风向标。

据中华商标协会证实,中国大陆地区的商标注册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一,隶属中国企业的注册商标176万个。中国市场上的品牌总数堪称世界第一,但是“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排行榜推出13年来,中国大陆无品牌上榜。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一家企业的内部刊物上,我们却惊奇地看到,这家公司的使命是“在中国市场打造5个品牌进入世界品牌百强榜”,这家企业叫做迈迪品牌咨询公司。有趣的是,这家品牌咨询公司的成立时间恰恰是“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排行榜的推出时间,2000年。它是中国第一间由职业品牌经理人创办的专业品牌管理公司,主要成员来自宝洁、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的专业品牌管理部门,这其中就包括资深合伙人李钰晟。

李钰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拥有18年专业品牌管理经验:1997年加入宝洁公司市场部,曾经先后担任和兼任佳洁士、玉兰油、飘柔PCC品牌经理,期间多次荣获宝洁公司大中华区杰出增长奖与总裁勉励奖;2004年加入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任市场总监,先后组建了市场部和OEM部。将市场份额从50%提升到69%,;2008年底加入广州立白有限公司任口腔护理事业部总经理;2009年10月加入迈迪。

李钰晟祖辈曾在上海滩知名公司做高管,并以严谨严格、精益求精著称,所幸的是这种体现海派文化特征的品质,像基因一样在其身上得到了延续。李钰晟名字中的晟字在汉字释义上是“日”和“成”的组合,意味着日光达到最炽烈的程度,但其本人第一面的观感并没有让人感受到炽烈阳光的照射,反而是内敛冷静。而待其回答起问题来,锋芒立显,又像极了他名字中的另一个字“钰”,坚金也。

使命达成 无期限

人民网:迈迪的使命是打造5个中国品牌进入世界品牌百强榜,有时间表吗?

李钰晟:没有时间表,但我估计5年内我做不到!

人民网:为什么?

李钰晟:就我们对品牌榜的研究来看,欧美企业,一个品牌从开始发力到上榜,平均经过45年时间,日韩的品牌平均20-25年的时间,中国品牌现在还没有上榜的。但是如果我们对比日韩的速度来看,加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再乐观也要10-15年的时间。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使命的达成未必是我们这代迈迪人,可以是第二代、第三代。

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其目标并不是上榜单,而是需要扎扎实实把品牌做起来,只要理念正确、方法对路,这不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我们品牌咨询业,还有政府和媒体最需要做的是要告诉大家: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虚的,品牌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品牌建设要有正确方法的。

人民网:什么是正确的方法?打造5个中国品牌进入世界品牌百强榜需要几个步骤的准备?

李钰晟:第一个步骤是知识体系的建立:在这方面,毫无质疑,本土品牌咨询公司尚不如外资公司,毕竟外资品牌咨询公司做了几十年,是全球领先企业。但是我们要有坚守,要去追赶。

在这方面,我们建立并积累了大量的中国企业数据,并且每年都有创新,都要否定一次自己。我们把它当事业来做。

迈迪在知识体系准备的完善上还需要两年时间,将来的代表性产品将是迈迪倾尽15年时间所写出的《品牌战略论》,这本书在我们的期望中,将成为中国整个本土品牌界的一个垫脚石,它结合中西品牌战略最优势的东西总结出来的,它会告诉大家什么是做品牌的方法。

第二个步骤是人才梯队的储备。品牌咨询业是智力服务业,我们人才梯队的培养在本土品牌咨询公司里首屈一指。所有合伙人都来自宝洁,宝洁就是以人才大学著称的。即使这样,我们本身作为咨询公司,还是已经连续3年购买了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

第三个步骤是积淀与外资一流品牌咨询公司并驾齐驱的社会声望。虽然我们目前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是我们有这个理想与计划,因为我们比他们对中国社会更具社会责任感。

中国品牌发展错失5年

人民网:目前这个阶段是中国提升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的一个战略机遇期吗?

李钰晟:已经晚了5年。但还来得及。因为在我国,像长三角这样的沿海地区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中国整个产品的追赶,管理体系的追赶和整个销售渠道的追赶其实在5年前就已经到位了。5年前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外资企业在品牌推广上的投入都削减了,这个时候是该迎头赶上的最佳时机。

但是很多中国企业还是继续沿袭着产品经济的战略,没有考虑其他的战略突破方向,品牌战略启动晚了。就我们5年前做的案例来说,基本上到现在都已经击败了外资品牌,像我们5年前做的东北消费品倍舒特卫生巾,现在已经是东三省第一了,宝洁、强生等在东三省全部被他击败。维达是我们的客户,3年半前与我们合作,竞争对手包括清风(外资控股)、本土恒安,维达是市场上的第三名。我们帮维达导入了品牌战略和整个的产品路线规划之后,增长率为25-45%,他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只有3-5%。所以维达在2013年的时候,在香港股市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他们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产品没变、营销体系没变,投入的费用没变,但是赢得了25-45%的增长,他的竞争对手却错过了。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连品牌咨询都没有尝试过,把品牌理解成比较飘忽的文化体系,而没有把品牌落到业务拓展的实战上。所以在提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的战略机遇期时,首先需要有以业务为导向的品牌战略意识,要有业务拓展的品牌战略导入。

人民网:那么晚了5年的情况下,现在最需要做什么?

李钰晟:我们分析,中国企业品牌管理存在着“三强三弱”:意识强战略弱,产品强形象弱,投入强产出弱。

在现阶段,中国的品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多而不强!应该大幅精简现有品牌数量,集中精力与资源优先打造强势品牌,尤其是拳头产品的强势品牌。

品牌是一个精品工程,需要企业家们沉下心来,与品牌团队一起从科学的用户调研开始,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展开品牌定位,提出品牌主张,精益求精地营销策划,其大量高强度的工作丝毫不亚于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以宝洁公司当年进入中国市场为例,任何1个品牌的定位与战略制定都先后花费了2-3年的时间研究,而任何1个品牌的建立与营销也都先后用了3-5年的时间,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2-8倍于产品设计研发的投入。

我们真诚地建议中国企业家们在这个窗口期要学会“减法”、“加法”和“乘法”的三阶段布局战略。“减法”阶段,精简品牌的数量,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产品品牌,用精品工程的思维建设强势品牌;“加法”阶段则总结自己企业的品牌建设之路,掌握一定的工具方法再进行品牌延伸或者新品牌打造:最后的“乘法”阶段才能够充分理解品牌,运用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品牌化企业,才能让中国真正走向品牌强国。

对本土品牌咨询业 信心爆棚

人民网:那么您对本土品牌咨询公司前景如何看?

李钰晟:我对本土品牌咨询公司的发展前景的信心和爆棚一样。为什么呢?基于几个原因:

品牌咨询这个行业,以麦肯锡为例,它是在1926年创建的,换言之,到现在它也是80多年的时间,迈迪是2000年创建的,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了,我和它的差距就是74年。放到全球范围看,这74多年的差距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勤奋和努力,完全可以赶上的,这不像有一些行业,又有技术壁垒,又有这个门槛、那个门槛,差距很大。从咨询整个行业的角度看,我们差距并不大,是可以追赶的。

另外,回到咨询公司的服务上来,外资咨询公司靠的是一些MBA毕业的人,靠的是一些全球研发出来的模型,我们在客户那发现这些模型都是基于国外市场,一个企业能够有4-6%的年复合增长率,就已经笑不动了,但是在中国,一个企业的增长如果低于15%,那总经理都不好意思见人。换句话说,它拿了一个成熟市场的模型放到了我们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里来,是不适用的。它运用的管理体系都是基于企业内部有很好的基础,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在5到10年的时间里,快速形成积累的。中西企业发展处在不同阶段,把成熟企业阶段的一套理论、工具和方法,拿到本土企业中来,是水土不服的,这就是为什么客户觉得外资咨询公司的解决方案落不下去。中国移动过去用了8年外资品牌咨询公司,最后发现还不如找本土的迈迪。当然本土咨询公司也有一定问题,良莠不齐,搞的这个行业美誉度难以提高,这也是一个现状。

万事开头难,总的来说,从未来发展看,我很看好!

人民网:那么在与外资品牌管理咨询公司竞争中,最大的问题和难点是什么?

李钰晟:对于一些务实的民营企业的咨询项目,与外资同台竞技,我们的赢面在80%左右,因为他们比较强调中国本土市场的打开,而这方面,我们是很接地气的。

但是我们最大的困扰是在一些大型集团,比如国企和央企,品牌管理咨询项目招标根本不请我们。我们一年能拿到的央企邀约不超过30个。但是像罗兰贝格等外资咨询公司,一年能拿到300多个,我们不到十分之一,没办法,比的机会都不给我们,我们怎么和他竞争。这和本土品牌咨询公司的社会影响力有关,同时也和中国企业家的意识相关。

我们也有做的比较好的项目,像中国移动,他们找了72家咨询公司竞标品牌战略规划,几乎把国内一线咨询公司全部网尽,我们进入到最后阶段,和全球前三名的罗兰贝格、杨特、Intelbrand竞争,最后我们赢了,而且不是靠价格赢的,这从客户认可上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和坚守下去的理由。

打造中国品牌 上海责无旁贷

人民网:对上海打造品牌建设高地怎么看?

李钰晟:打造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需要有标志性事件,能够带来影响的标志性事件一定会以某一个企业或某一品牌巨大的成功为代表。

上海在品牌建设上,包袱特别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80%以上的中国注册商标都来自上海,许多老牌子,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是另外一方面,其他地区本土品牌也做起来了,上海却被外资品牌打压得最凶,因为全世界的知名品牌都冲到上海来了。所以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上海做品牌举步维艰,上海的老品牌面临着品牌老化、消费群体老化、产品低端化,利润空间受限制,归根到底品牌的力量在下降。但是我们也看到上海企业正在顽强地进行品牌复兴。如果某一个品牌成功了,它就会起到一种雁群效应,极大地带动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老品牌复兴成功,那对于上海市其他老品牌就会形成雁群效应。

其实上海企业品牌的环境很好,最有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可能。

今年我们正在协助政府共同推动上海的品牌建设工作。在多次接触中,我们了解到了政府对上海品牌建设的期许和愿望,如果政府、企业和我们,能够一起从国家大业、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形成多赢的局面,再加上上海的区位优势,在品牌建设上,上海责无旁贷要走在前面。而我们也是责无旁贷,重度参与,全力以赴。

企业的品牌价值等于企业财富吗?

有关全球企业价值榜单,被普遍认可的有两个,一个是《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个是《商业周刊》“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排行榜,这两个榜单,一个关注企业的收入与利润,一个关注企业的品牌价值。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95家,其中进入100强12家,进入10强3家,财富最高排名世界第四。

但是,“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榜上无名。

品牌价值不等于企业财富!

“在中国市场打造5个世界百强品牌”的使命不应该仅仅是迈迪一家企业的愿景,而应该是中国社会的全民命题。

使命达成,对于一家企业可以没有时间表,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不能没有时间表。

因为,如果没有品牌价值,财富再多也是“土豪”。